双胸蚓纤溶酶的纯化及性质

被引:34
作者
程牛亮
牛勃
张祖珣
赵景亥
单鸿仁
机构
[1] 山西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山西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山西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山西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山西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太原,太原,太原,太原,太原
关键词
蚯蚓; 纤溶酶; 层析分离; 最适温度; 最适pH; 金属离子的影响; 分子量;
D O I
10.13865/j.cnki.cjbmb.1990.02.01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硫酸铵分段盐析、超滤膜分级分离及DEAE-纤维素、Sephadex A-25和Sephadex G-50三种柱层析方法从双胸蚓组织的粗提取液中分离纯化出一种纤溶酶,分子量为29kD,由一条肽链组成。此晦具有强烈的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对家兎实验性血凝块也具有明显的溶解作用。此酶的最适pH为8.0,在pH7.6~8.4之间活力相差不到2%;酶在PH4.7—11.0范围内稳定;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7℃;此酶热稳定性较好,于25~50℃保温3小时,酶活力基本不变,60℃时,活力保留65%。金属离子Na+、K+、Mg2+等可提高此酶的活力,而Hg2+、Ca2+等金属离子对此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Lowry O H et 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 1951
  • [2]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教程[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蔡武城等 编著, 1983
  • [3] Pool J C F.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hysiology . 1959
  • [4] Chandler AB,Lab. Invest . 1958
  • [5] Astrup T et al. Archive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 1952
  • [6] 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张龙翔等 编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