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黑粒小麦子粒色素的遗传研究
被引:18
作者
:
孙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系
孙群
孙宝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系
孙宝启
王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系
王建华
机构
:
[1]
中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系
[2]
中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系 北京
[3]
北京
来源
:
种子
|
2003年
/ 04期
关键词
:
粒色遗传;
黑粒小麦;
河东乌麦526;
黑粒小麦76;
漯珍1号;
D O I
:
10.16590/j.cnki.1001-4705.2003.04.075
中图分类号
:
S512.4 [小黑麦];
学科分类号
:
0901 ;
摘要
:
河东乌麦 5 2 6、黑粒小麦 76、漯珍 1号为 3个黑粒小麦新品种 ,富含天然黑色素 ,蛋白质和 18种氨基酸以及对人体有利的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都显著高于普通小麦 ,具有特殊的调节和保健功能。通过这 3个黑粒小麦品种与京 411(白粒 )杂交 ,分析其粒色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河东乌麦 5 2 6的色素分布在糊粉层中 ,黑粒性状是胚乳性状 ,受两对互补基因控制 ,F2 代符合 9(黑色 )∶7(白色 )的分离规律。漯珍 1号、黑粒小麦 76的色素分布在果皮和种皮中 ,黑粒性状是种皮和果皮性状 ,均为不完全显性 ,漯珍 1号的黑粒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 ,F3 代符合 3(黑色 )∶1(白色 )的分离规律 ,黑粒小麦 76的黑粒性状受两对互补基因控制 ,F3 代符合 9(黑色 )∶7(白色 )的分离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2+3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小麦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金善宝主编, 1996
[2]
小麦育种学[M]. 农业出版社 , 吴兆苏编著, 1990
←
1
→
共 2 条
[1]
中国小麦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金善宝主编, 1996
[2]
小麦育种学[M]. 农业出版社 , 吴兆苏编著, 199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