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精细胞的超微结构及DNA荧光观察——着重阐明质体双亲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被引:4
作者
国凤利
胡适宜
机构
[1]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2] 北京
[3]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关键词
精细胞; 超微结构; DNA荧光; 细胞质遗传; 迎红杜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迎红杜鹃 ( Rhododendron mucronulatum Turcz.)的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 ,精细胞在花粉管中形成。花粉管中的两个精细胞及与营养核之间互相联结 ,形成雄性生殖单位。两个精细胞的细胞质中均含有丰富的细胞器 ,包括质体、线粒体、小泡及微管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稀少。具正常结构的精细胞质体在切面上多呈环形或哑铃形 ,内膜不发达 ,基质电子密度高。线粒体为球形或棒状 ,基质电子密度较低。 DNA特异性荧光染色显示 ,生殖细胞及精细胞中均含有大量类核 ( nucleoid) ,两个精细胞中的类核数量无明显差异。结果证明了杜鹃精细胞中存在大量具 DNA的可遗传细胞器 ,为杜鹃属植物的双亲细胞质遗传方式提供了细胞学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48 / 552+591 +591-5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牵牛属生殖细胞和精细胞中细胞器DNA的研究 [J].
胡赞民 ;
胡适宜 .
植物学报, 1995, (05) :346-350+421
[2]   天竺葵质体和线粒体双亲遗传的细胞学机理——雄性和雌性配子超微结构和DNA荧光的研究 [J].
胡适宜 ;
国凤利 ;
罗玉英 .
植物学报, 1994, (04) :245-250+325
[3]  
The cytological basis of the plastids inheritance in angiosperm. Hagemann R,Schr der M B. Protoplasma .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