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榆、槐对淮北粉煤灰“土壤”中矿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王世绩,刘雅荣,刘建伟,周树理,秦德仁,冷国友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淮北矿务局林业处
关键词
杨树,柳树,榆树,刺槐,人工林,粉煤灰,矿质元素;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1994.06.004
中图分类号
S714.8 [森林土壤肥力、土壤肥料];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利用火力发电厂排放的粉煤灰,10a充填淮北煤矿塌陷区,其上覆盖约30cm厚的潮土,形成特殊的“土壤”。1986~1987年营造了杨、柳、榆、刺槐人工林,在集约栽培条件下,生长发育正常。1991年调查了生物量和14种元素在树体内积累和分布,结果表明,N、P、K、Ca、Mg等大量元素主要分布在树木的叶内,其次是根、树皮和侧枝,以树干的含量最低。在4个树种中,刺槐的含N量明显地高于其它3个树种。在有害的重金属元素中,Hg主要分布在根和树皮内,其次是叶、枝,树干极少;N主要分布在叶和树皮中,其次是枝和根,树干最少;Cd、Cr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各器官中。但Cr在根中的含量极高,原因有待查明。根据树木的生物量,以及各种元素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估算了4个树种对“土壤”中营养元素和有毒元素的摄取量:4~5a树木摄取量N是195.2~500.3kg/hm2,P为21.93~44.87kg/hm2,Pb和Hg分别为55.25~102.32kg/hm2和0.849~3.462kg/hm2。最后,讨论了树木对环境的净化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12 / 6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粉煤灰复垦区杨、柳、榆、刺槐的生物量 [J].
刘雅荣,刘建伟,王世绩,冷国友,周树理,程锦山 .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04) :453-455
[2]   粉煤灰复田立地上杨、柳、榆、刺槐根系的分布和生长特点 [J].
王文全,王世绩,刘雅荣,刘建伟 .
林业科学, 1994, (01) :25-33
[3]   煤矿塌陷区覆土造田育苗研究 [J].
周树理 .
林业科技通讯, 1988, (05) :15-18
[4]  
中国森林土壤[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编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