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地区土地利用格局的空间梯度变化特征

被引:5
作者
吕靓 [1 ]
郭泺 [1 ]
杜世宏 [2 ]
赵松婷 [3 ]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
[3] 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土地利用; 空间梯度; 黔东南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以1993、1999和2009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分析了黔东南州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在不同海拔梯度带以及不同时段的变化,研究了不同海拔梯度的景观空间格局变化以及土地利用的综合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低海拔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高海拔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地利用的综合程度不断下降,1993—2009年,0~2 000 m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综合程度不断提高。1993—2009年,0~1 200 m区域内斑块密度急剧减少,土地利用程度趋于单一化,团聚程度变弱,空间上更分散;1 200~2 000 m区域土地利用程度呈现多样化,破碎化程度增加,团聚程度增强,空间上更为集中。0~800m和1 600~2 000 m区域斑块形状总体上表现出规则—不规则—相对不规则的变化趋势,而800~1 600m和>2000m区域斑块的形状总体上趋于规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坡度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研究 [J].
胡荣明 ;
李锐 ;
郭斌 ;
文雯 .
水土保持通报, 2011, 31 (06) :203-206+242
[2]   中喜马拉雅山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 [J].
陈露 ;
马飞 ;
覃建雄 ;
阚瑷珂 .
资源科学, 2011, 33 (08) :1584-1590
[3]   基于DEM的山地丘陵区土地利用/覆被研究——以青海湖流域为例 [J].
崔步礼 ;
李小雁 ;
姜广辉 ;
张思毅 ;
黄央奎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5) :871-880
[4]   金沙江中游鲁地拉水电站工程建设的景观格局影响分析 [J].
欧光龙 ;
彭明春 ;
王崇云 ;
段禾祥 ;
李晓华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1, 11 (01) :153-157
[5]   南方山地丘陵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形影响GIS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J].
张方方 ;
齐述华 ;
舒晓波 ;
廖富强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0, 12 (06) :784-790
[6]   基于地形梯度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特征分析——以湖南省浏阳市为例 [J].
梁发超 ;
刘黎明 .
资源科学, 2010, 32 (11) :2138-2144
[7]   土地利用与地形因子关系研究——以砖窑沟流域为例 [J].
韩建平 ;
贾宁凤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0, (05) :1071-1075
[8]   珠海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地形的相关性研究 [J].
刘艳艳 ;
吴大放 ;
董玉祥 ;
陈梅英 ;
王朝辉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10, (03) :68-72+2
[9]   三峡库区不同坡度带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研究——以重庆开县为例 [J].
邵怀勇 ;
仙巍 ;
杨武年 ;
周万村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05) :2113-2115
[10]   粤北山区地形因素对耕地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 [J].
韦乐章 ;
邓南荣 ;
吴志峰 ;
高杨 ;
柴敏 .
山地学报 , 2008, (01) :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