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事件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2
作者
陈殿友
高彦伟
王旭东
机构
[1] 吉林大学
关键词
固体与流体的差异旋转; 潮汐振荡与混合; 厄尔尼诺; 火山活动; 地球呼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2 [海洋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简述了厄尔尼诺事件研究的最新进展 ,研究表明 :强潮汐加大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海水的混合 ,将太平洋深层冷水翻上表面 (或使西部暖水流向东部 ) ,吸收 (或释放 )CO2 减弱 (或增强 )温室效应 ,使海洋上方空气变冷 (或变暖 ) ,产生拉尼娜冷事件 (或厄尔尼诺热事件 ) .海底火山活动亦受强潮汐的控制 .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7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关注2001年厄尔尼诺事件 [J].
杨学祥 .
科学新闻, 2001, (42) :21-21
[2]   由地球自转的年际变化预测El Nino事件 [J].
韩延本 ;
李志安 ;
赵娟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0, (03) :112-114
[3]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与外强迫因子信号检测 [J].
侯章栓 ;
李晓东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641-650
[4]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 [J].
杨学祥 ;
陈殿友 .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0, (03) :39-48
[5]   日食一厄尔尼诺系数及其应用 [J].
林振山 ;
赵佩章 ;
赵文桐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6) :732-738
[6]   厄尔尼诺与行星运动的联系及其预测 [J].
叶更新 .
气象学报, 1998, (05) :124-129
[7]   1989年重要天象 [J].
张元东 .
地震, 1989, (02) :79-80
[8]  
星体能量释放脉动机制与厄尔尼诺事件预报[J]. 杨学祥.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1999 (12)
[9]  
地球形变产生的岩石圈、水圈和气圈等差异旋转[J]. 杨学祥.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1 (07)
[10]  
预测重大灾害的天文学方法与能量放大器[A]. 杨学祥.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