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被引:5
作者
汪军 [1 ]
李文艳 [2 ]
汪红 [3 ]
机构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基础科学部
[2] 阜新就业服务局
[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技术经济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为了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从阜新产业结构的实际出发,分析了1987—2003年阜新产业结构的基本状况,利用这15年来的相关数据建立了阜新产业结构的经济计量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细分,将各个产业及其分行业对阜新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量化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调整优化工业结构的步伐,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和替代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应注重内部结构调整,用现代化服务技术替代传统服务业等一些政策性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衰老矿区产业演替规律研究 [J].
徐君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5, (04) :616-618
[2]   北京市经济结构分析 [J].
刘伟 ;
李绍荣 ;
黄桂田 ;
盖文启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1) :23-30
[3]  
面向新世纪的我国产业结构政策.[M].蒋选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4]  
经济计量学精要.[M].(美)达莫达尔·N.古亚拉提(DamodarN.Gujarati)著;张涛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