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世界近一半人口提供食物来源。水稻微卫星图谱的构建有利于遗传基础的研究及分子育种。本研究通过发展位置特异性微卫星标记 ,对微卫星标记进行了图谱的整合 ,并利用微卫星等标记对水稻抗稻瘿蚊基因Gm6和抗褐飞虱基因Bph3进行了分子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利用网上公布的序列信息进行位置特异性微卫星引物的设计和微卫星图谱的整合。共发展了 198个PSM标记 ,有 10 5个标记的基序为GA/CT重复 ,占 5 3 3% ,绝大多数标记 (98 0 % )的重复序列长度在 2 0bp以上。将原有微卫星标记和本实验发展的PSM标记整合到RGP遗传图谱上 ,整合后总的SSR标记数为 718个 ,新图谱的遗传距离总长度为 15 2 7 2cM ,平均标记密度为每 2 13cM有一个SSR标记 ,其中第 1染色体的标记最密 (1 73cM /个 ) ,而第 11染色体的标记密度最低 (3 32cM /个 )。将本研究发展的微卫星图谱与IRMI发表的高密度微卫星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本研究发展的微卫星图谱标记分布比较均匀 ,只有 3个区域标记间遗传间距在 10cM以上 ,5个区域在 8- 10cM ,而IRMI微卫星图谱分别有 17和 12个。2、采用G2 4 17- 2 - 1×抗蚊青占 (2 39株 )和G30 0 4 - 4×抗蚊青占 (2 4 3株 )两个F2 作图群体对水稻抗稻瘿蚊进行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