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植物望天树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

被引:18
作者
李巧明
何田华
许再富
曹坤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2] 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勐腊
[4] 北京
[5] 勐腊
关键词
保护遗传学; 龙脑香科; 居群遗传学; RAPD; 望天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龙脑香科 (Dipterocarpaceae)濒危植物望天树 (Parashoreachinensis)目前仅局限分布于热带亚洲北部边缘 ,目前已受到特别的保护 ,但有关其遗传特性的研究很少。在本研究中 ,使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技术对望天树 7个天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望天树 7个天然居群 (194个个体 )用 2 0个随机引物进行了扩增 ,4 8 2 2 %的RAPD位点为多态位点 ,平均每个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比为 2 0 84 %。居群内的平均基因多样度为 0 7870 (用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来测量 ) ,整个物种的基因多样度为 1 4 10 0 ,居群内的基因多样度为 5 5 82 % ,居群间的基因多样度为 4 4 18%。GST平均值为 0 4 448。AMOVA分析表明 37 6 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地区间 ,11 4 0 %存在于地区内的居群间 ,而 5 0 93%则存在于居群内。结果揭示了望天树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和很强的地区居群分化 ,这可能是由于望天树在其进化历史上 ,居群不断的减小及再扩张所引起的居群瓶颈所造成的。相关分析没有检测到居群大小和遗传多样性大小的正相关 ,而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空间距离检测到了显著的正相关。所得结果对该物种保护策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19 / 820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