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可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经济类型 ,即脂肪型、兼用型和瘦肉型。自 2 0世纪 4 0年代动物数量遗传学和现代家畜营养学问世以来 ,猪的遗传育种研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猪的育种方向经历了由脂肪型向兼用型以及向瘦肉型的演变过程 ,其研究手段也从以动物生产性能表型剖析为基础的传统育种方法向以直接对基因型进行选择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转变。近年来 ,国外通过大量的研究 ,已经发现人和小鼠的 OB基因与其脂肪蓄积有关 ,OB基因及其表达产物 -“瘦蛋白”(leptin)可以降低采食量、加快代谢速度和减少脂肪。本文采用 Bi- PASA(Bidirectional of SpecificAlleles双向 PCR扩增特殊等位基因 )新技术 ,对 8头长× (大二 )和杜× (长大 )猪的瘦蛋白基因(OB基因 )的不同基因型与胴体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多态性研究。检测到 3种带型 ,2个等位基因和2种基因型。通过多态性分析、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 ,分析、检测了各基因型间的不同胴体性状的差异 ,发现长大二中的 14 5号、杜长大中的 312号 OB基因为 G/G型 (突变纯合子 ) ,肌内脂肪含量在杂交组合中最高 ,表明 OB基因的突变纯合子 G/G型可能与猪的脂肪沉积有关 ,显示 OB基因的G/G型与猪胴体瘦肉性状有显著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