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同步”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山东省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1
作者
王一 [1 ]
曲洪建 [2 ]
机构
[1] 龙口市商务局
[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关键词
工业化; 农业现代化; 城镇化; 信息化; 经济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四化同步"发展是十八大提出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以山东省1984—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构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水平和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四化同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农业现代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带动了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并不协调。因此可以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来促进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皖北“四化同步”的路径选择——以宿州为例 [J].
宋远见 .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4, (01) :31-34
[2]   中国实现“四化同步”的挑战:目标VS制度 [J].
杨鹏 ;
朱琰洁 ;
许欣 ;
马恒运 ;
王济民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11) :87-96+112
[3]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耦合机理研究 [J].
徐君 ;
高厚宾 ;
王育红 .
现代管理科学, 2013, (09) :85-88
[4]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度测评及比较 [J].
毛智勇 ;
李志萌 ;
杨志诚 .
江西社会科学, 2013, 33 (07) :45-50
[5]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 [J].
范从来 ;
杨继军 .
江海学刊, 2013, (04) :77-83+238
[6]   论四化同步发展的科学内涵和衡量标准 [J].
夏金梅 .
中外企业家, 2013, (18) :261-262
[7]   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关联机制和发展策略 [J].
蓝庆新 ;
彭一然 .
理论学刊, 2013, (05) :35-39+127
[8]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融合”的内涵与机制——以江苏省为例 [J].
陈江龙 ;
高金龙 ;
卫云龙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34 (03) :274-278
[9]   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 [J].
冯献 ;
崔凯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34 (03) :269-273
[10]   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同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J].
周建群 .
科学社会主义, 2013, (02) :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