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难经》中有关腧穴理论的若干阐发及其对后世影响
被引:3
作者
:
吴绍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吴绍德
黎堃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黎堃孙
机构
:
来源
:
中医杂志
|
1988年
/ 03期
关键词
:
《难经》;
高武;
配穴;
灵枢;
九针;
十二原;
《黄帝八十一难经》;
原穴;
五腧穴;
针灸聚英;
《子午流注针经》;
十二经;
D O I
:
10.13288/j.11-2166/r.1988.03.015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难经》是我国古典医籍之一,其中有三十二难涉及到针灸学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配穴、刺法等理论。兹择其中某些有关腧穴与配穴的理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讨论如下:一、俞募穴理论的阐发与后世的运用背俞穴的载述,首见于《灵枢·背俞》,但仅有五脏俞的名称及位置。募穴,《内经》没有具体的记载,仅在《素问·奇病论》中提到:“胆虚气上溢而口苦,治之以胆募俞”。对俞募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7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