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不适应性分析及优化策略——兼评以通胀定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可行性

被引:5
作者
刘俊奇
机构
[1]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 货币供应量; 利率; 通胀定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在传统理论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通常在利率与货币供应量之间选取,然而由于我国利率管制所引致的金融指标体系的扭曲,使得利率在中介目标上的作用难以评价。在目前我国特殊的货币政策实施环境下,以利率为中介目标是不可取的,而选择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又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在我国存着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差、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不理想、公共市场操作等手段难以奏效、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等问题。虽然近年来通胀定标的兴起为货币政策实施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但是我国尚未具备实施通胀定标的条件。鉴于我国目前的现实并结合发达国家施行货币政策的实践经验,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目前只能是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前提下的渐进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J].
夏斌 ;
廖强 .
经济研究, 2001, (08) :33-43
[2]   我国近年利率政策的效果分析 [J].
谢平 ;
袁沁敔 .
金融研究, 2003, (05)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