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兴奋剂的法理研究

被引:15
作者
谢雪峰 [1 ]
张厚福 [1 ]
王晶 [2 ]
刘丹里 [1 ]
熊银 [1 ]
机构
[1] 武汉体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2]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关键词
体育法学; 兴奋剂; 反兴奋剂立法; 体育竞赛公平; “穷举法”; 法理;
D O I
10.15930/j.cnki.wtxb.2008.07.001
中图分类号
D91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反兴奋剂司法中,"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取舍中,优先维护程序正义;"公平与效率"出现矛盾时,效率先于公平;"严格责任与过错责任"则分别适于"定罪"和"量型";面对"行为能力是否具备",目前是"对象一律"的策略,以后应立法加以改进。反兴奋剂执法中法律救济贯彻正义、公平理念,彰显人文关怀。反兴奋剂教育工作是反兴奋剂法理实践的自觉前移,彰显教育先于惩治、预防重于惩治的人文精神。我国应完善正式教育体系,将教育对象从运动员、管理人员扩大到各类社会人员,尤其是体育专业学生及其生源。反兴奋剂斗争是"体育精神与负面人性的博弈",而科技的发展给新类型和新品种兴奋剂出现带来可能,因而反兴奋剂具有复杂性、长期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兴奋剂现象——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悖论 [J].
陈丽珠 ;
赵昌毅 ;
毕仲春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81-83+86
[2]   CAS体育仲裁若干问题探讨 [J].
郭树理 .
比较法研究, 2004, (05) :132-144
[3]   竞技体育运动面临的兴奋剂问题及对策 [J].
王革 ;
魏源 ;
卓莉 ;
郭秀文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3, (05) :80-82
[4]  
体育纠纷的多元化救济机制探讨[M]. 法律出版社 , 郭树理著, 2004
[5]  
法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文显主编, 2003
[6]  
民法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江平主编, 2000
[7]  
现代法理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赵震江,付子堂著, 1999
[8]  
《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第4条——禁用清单.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 http://2004.sina.com.cn/other/2004-08-09/55109.html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