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油藏流体饱和度形成条件建立碎屑岩油层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

被引:12
作者
张凤敏
孙广博
于俊文
曹宏涛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原始含油气饱和度; 毛管压力; 含油饱和度形成条件; 孔隙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电法测井受井身环境制约,对岩性成因的低电阻率油层含油饱和度评价常使用的Waxman-Smits以及双水模型的众多参数无法量化,而难以推广。影响含油饱和度的因素分别是油藏高度、岩石物性、孔隙结构和流体性质。从油藏流体饱和度形成条件入手,构造孔隙结构系数(孔隙度、渗透率及胶结系数的函数),分析大港油田现有岩电资料及毛管压力分析资料,应用含油高度、油水密度差以及岩石物性等资料,建立了纯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的统一解释图版。实践证明,该解释模型不仅适用于准确求取低电阻率岩性油藏的含油饱和度,也适用于研究非低电阻率碎屑岩油层含油饱和度。图5表1参4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用毛管压力曲线确定原始含油饱和度
    吕鸣岗
    毕海滨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 (05) : 63 - 66+85
  • [2] 石油及天然气储量计算方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杨通佑等编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