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官兵心理应激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17
作者
高存友
甘景梨
赵兰民
陈涛
张伟红
丁庆华
机构
[1] 解放军第医院全军精神疾病防治中心
关键词
抗震救灾; 军人; 心理应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E0-051 [军事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 ; 040203 ; 1101 ;
摘要
目的了解救灾官兵心理应激反应状况,探讨影响军事应激情况下官兵心理应激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个人自评量表(PEI)对"5.12"地震救灾过程中的某部869名救灾官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救灾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检出率为24.4%,明显高于同部未参加抗震救灾的官兵(9.2%,χ2=66.06,P<0.01)。PTSD-SS总分与职务、心理卫生知识了解情况、社会支持、生活条件、PEI总分及PEI的部分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0.05),与负性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生活条件、心理知识、负性应对方式、PEI总分及PEI的部分因子进入回归方程。结论部分救灾官兵存在明显的心理应激反应,生活条件、心理卫生知识、负性应对方式、自信心等因素对官兵的心理应激状态影响较大。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军事精神病学与军事部署:德国联邦国防军士兵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英文)[J]. 卡尔-亨兹.贝瑟.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7(05)
[2]   环境因素对高原驻防军人抑郁情绪的影响 [J].
张俐 ;
刘波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10) :914-915
[3]   高寒区试验部队军人自我效能、自我接纳对应激水平及应对策略的效应 [J].
王鲁豫 ;
赵(王翟)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08) :745-746
[4]   276名医科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与心理健康调查 [J].
王渭玲 ;
汪勇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02) :118-119
[5]   312名高原汽车兵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调查 [J].
吴兴曲 ;
王倩云 ;
杨来启 ;
胡淑芳 ;
邓自和 ;
王惠利 ;
王晓峰 ;
李拴德 ;
马文涛 ;
刘光雄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2, (06) :431-433
[6]   高原驻训对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 [J].
段小晏 ;
曾述旭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02, (02) :143-143
[7]   烟台“11.24”海难援救军人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J].
惠武利 ;
徐德忠 ;
施旺红 ;
王家同 ;
苏景宽 ;
郭宝林 ;
门可 ;
赵群 ;
刘清波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 (04) :46-46
[8]   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 Ⅲ应付方式与人格 [J].
梁宝勇 ;
郭倩玉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0, (01) :9-11
[9]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的编制和信度效度研究 [J].
刘贤臣 ;
马登岱 ;
刘连启 ;
赵贵芳 ;
李传琦 ;
杨杰 ;
孙良民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998, (02) :14-17
[10]   中国军人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学调查 [J].
王焕林 ;
崔庶 ;
陈继军 ;
梅桂森 ;
邹华根 ;
李肖荣 ;
余海鹰 ;
陈方斌 ;
刘清波 ;
孙剑 ;
李宁 ;
施建安 ;
程明 .
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6, (02) :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