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循证教育学:多元特征与研究前景

被引:30
作者
柳春艳 [1 ,2 ]
李秀霞 [1 ,3 ]
杨克虎 [1 ,4 ]
机构
[1] 兰州大学循证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2]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3]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4] 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循证理念; 循证医学; 循证教育; 循证社会科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循证理念的发展及传播,为教育实现有证可循、依证实践、促使优质教育资源价值最大化创造了一种可能,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教育领域以来便影响到了教育的四方主体,并逐渐形成了循证教育这一科学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循证教育具有的全新的系统科学理念、理论与实践双向流通、互相融合的跨学科性等特点吸引了政府重视和学界关注,但国内的循证教育研究在文献数量、研究质量、认知度等方面与国外相比有一定差距。循证教育学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未来将在树立循证教育学理念、基础理论研究、培养专业的学术队伍、循证教育学数据库系统研发、与教育主体的深度融合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及无限发展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教师实践智慧的五种常见误解及其澄清——基于循证教育学的视角 [J].
杨文登 ;
谈心 .
教师教育研究, 2016, 28 (04) :1-7
[2]   如何撰写Campbell系统评价 [J].
李佩玲 ;
常健博 ;
许影 ;
李思源 ;
拜争刚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5, (05) :617-620
[3]   循证教育的方法论考察 [J].
徐文彬 ;
彭亮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4, (04) :10-14
[4]   循证医学理念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与启示 [J].
邓红 ;
毛玉凤 .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3 (02) :118-122
[5]   社会科学的三次“科学化”浪潮:从实证研究、社会技术到循证实践 [J].
杨文登 ;
叶浩生 .
社会科学, 2012, (08) :107-116
[7]   教育心理学:历史、分歧与超越 [J].
叶浩生 ;
杨文登 .
教育研究, 2012, 33 (06) :103-111+149
[8]   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体制分析视角 [J].
王有升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0, (03) :18-23
[9]   循证实践:一种新的实践形态? [J].
杨文登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 26 (04) :106-110
[10]   遵循循证原则 制订教育政策 [J].
张琦 .
中国教育学刊, 2007, (07)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