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不同还田方式下大豆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被引:25
作者
:
匡恩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黑龙江省土壤环境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
匡恩俊
机构
: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黑龙江省土壤环境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
来源
:
大豆科学
|
2010年
/ 29卷
/ 03期
关键词
:
大豆;
秸秆还田;
腐解规律;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141.4 [堆肥、沤肥];
学科分类号
:
090101 ;
摘要
:
利用网袋法模拟秸秆还田方式,研究不同还田方式不同阶段大豆秸秆有机碳、氮、磷、钾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经过150d的分解,大豆秸秆生物量有39.2%~55.9%被分解,埋于土壤的大豆秸秆分解速度明显高于露天处理。腐解后大豆秸秆从组织结构上变得松散。露天与土埋处理秸秆有机碳分解率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50d时大豆秸秆分解了40.7%~59.2%,加入腐熟剂效果不明显。经150d腐解后,大豆秸秆的氮、磷、钾养分释放率分别为60.1%~65.4%、18.3%~39.4%和74.6%~86.4%。
引用
收藏
页码:479 / 482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