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气温变化与东半球环流异常

被引:15
作者
蔡佳熙 [1 ,2 ]
管兆勇 [1 ,2 ]
高庆九 [1 ,2 ]
林昕 [3 ]
钱代丽 [1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3] 福建省气候中心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夏季气温变化; 环流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气温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60-2005年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气温变化与东半球环流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气温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趋势变化特征,夏季气温的上升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是日最低气温上升带来的结果;典型高、低温年,在环流场的垂直分布均呈准正压结构的情况下,从对流层低层一直到高层,东半球大部分区域的异常值符号相反。此外,出现在江淮流域上空的异常环流的形成和维持可能与三支不同源头的波列有关;地面长波辐射对气温的影响在夜间超过白天,气温分别与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呈负相关以及正相关关系;典型高(低)温年,垂直温度平流引起的异常动力增(降)温和非绝热加热引起的异常增(降)温可以作为解释高(低)温年气温异常维持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89 / 30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近54年中国地面气温变化 [J].
任国玉 ;
徐铭志 ;
初子莹 ;
郭军 ;
李庆祥 ;
刘小宁 ;
王颖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4) :717-727
[2]   1960~2000年中国不同季节的气温分区及趋势 [J].
秦爱民 ;
钱维宏 ;
蔡亲波 .
气象科学, 2005, (04) :4338-4345
[3]   中国近8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J].
陈隆勋 ;
周秀骥 ;
李维亮 ;
罗云峰 ;
朱文琴 .
气象学报, 2004, (05) :634-646
[4]   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 [J].
王遵娅 ;
丁一汇 ;
何金海 ;
虞俊 .
气象学报, 2004, (02) :228-236
[5]   2003年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 [J].
陈洪滨 ;
刁丽军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1) :218-223
[6]   关于我国夏季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的研究 [J].
周连童 ;
黄荣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3) :274-290
[7]   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率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J].
郭其蕴 ;
蔡静宁 ;
邵雪梅 ;
沙万英 .
地理学报, 2003, (04) :569-576
[8]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气候增暖进程的统计事实 [J].
魏凤英 ;
曹鸿兴 ;
王丽萍 .
应用气象学报, 2003, (01) :79-86
[9]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年代际变化及其气候影响 [J].
龚道溢 ;
何学兆 .
地理学报, 2002, (02) :185-193
[10]   长江流域大范围旱涝与南亚高压的关系 [J].
张琼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2001, (05) :569-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