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资源型产业的演变特征及其空间效应

被引:21
作者
董雯 [1 ]
邓锋 [2 ]
杨宇 [3 ,4 ,5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5]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绿洲城镇; 资源型产业; 产业演变特征; 城市空间扩展; 空间效应; 乌鲁木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对乌鲁木齐资源型产业的时空演化及其空间效应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的资源型产业在新疆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从空间过程看,乌鲁木齐资源型产业的规模、发展速度和布局变化与城市空间扩展在时序上具有一致性,工业用地和工业区的拓展促进了乌鲁木齐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从空间效应的指向性看,资源型产业主要是沿交通线布局然后向外延伸,呈轴向扩展模式,形成"指状"或"锯齿状"空间结构形态;从空间尺度看,资源型产业对乌鲁木齐城镇扩展方向的影响主要以近郊扩展为主,对于较远的县市集聚大于扩散;资源型产业对城市空间重构的影响体现在乌鲁木齐城市形态的演变以及与周边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723 / 73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的省际差异 [J].
刘艳军 ;
李诚固 ;
王颖 .
地理研究, 2010, 29 (07) :1291-1304
[2]   北京市制造业分布的圈层结构演变——基于第一、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的分析 [J].
刘涛 ;
曹广忠 .
地理研究, 2010, 29 (04) :716-726
[3]   现代物流产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机制分析 [J].
李田心 .
经济研究导刊, 2010, (11) :46-48
[4]   物流产业的空间表现及其动力机制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J].
崔大树 ;
傅璀 ;
计艳 .
经济论坛, 2010, (02) :125-129
[6]   产业集聚对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机制——以北京大都市区为例 [J].
张芸 ;
梁进社 ;
李育华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 (05) :6-11+26
[7]   中国大城市用地空间扩展若干规律的探索——以苏州市为例 [J].
姚士谋 ;
陈爽 ;
吴建楠 ;
张越 ;
陈振光 .
地理科学, 2009, 29 (01) :15-21
[8]   试论新经济发展条件下城市产业结构演进与空间结构变迁 [J].
高军波 ;
马海涛 ;
叶昌东 .
世界地理研究, 2008, 17 (04) :35-40
[10]   物流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J].
刘勇 .
现代经济探讨, 2008, (04) :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