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内河港口铁水联运的发展战略及潜在效益探究——以武汉阳逻港为例

被引:7
作者
曾刚 [1 ]
徐宜青 [2 ]
王秋玉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2]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长江内河港口; 铁水联运; SWOT; 发展战略; 效益;
D O I
10.16095/j.cnki.cn32-1833/c.2018.02.016
中图分类号
F512.4 [联合运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江内河港口的铁水联运发展极其缓慢,导致诸多港口的实际吞吐量远远达不到设计之初的货运能力。武汉阳逻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采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寻找其现有条件下推进铁水联运的可行方案,得出依托基础优势把控运输大局、利用示范工程助推体制创新、发挥信息优势应对港口竞争、提升货运品质拓展腹地空间四大战略方向。基于灰色系统预测的货运数量,对战略实施后武汉可获得的潜在效益从经济、环境、时间三个角度计算,结果表明,武汉铁水联运在经济、时间上的潜在收益可达上千万,减少的碳排放量能有力促进城市低碳目标的实现。以武汉为案例的研究发现和计算结果,为长江沿岸处于不同铁水联运建设阶段的内河港口提供相应参考,为其探索铁水联运的实现路径提供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