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玉米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综述)
被引:147
作者
:
陈国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
陈国平
机构
:
[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
来源
:
玉米科学
|
1994年
/ 01期
关键词
:
干物质;
叶面积;
产量形成;
玉米;
紧凑型品种;
叶面系数;
平展型;
籽粒产量;
净同化率;
光合生产率;
D O I
: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1994.01.014
中图分类号
: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一棵成熟的玉米,大约有5%的干重是矿质元素,95%左右是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质所组成.从本质上说它们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由此可见,叶片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是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分析玉米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对提高产量有很大意义.1 干物质是籽粒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由于籽粒产量的95%左右来自光合产物,可以说,干物质是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在一定范围内,积累的干物质越多,籽粒产量也就越高.原苏联的植物生理学家A.A.尼奇波罗维奇曾把产量的形成概括为下列公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美国玉米生产及考察后的反思
陈国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陈国平
[J].
作物杂志,
1992,
(02)
: 1
-
4
[2]
夏玉米的高产生育模式及其控制技术
陈国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陈国平
尉德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尉德铭
刘志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刘志文
赵仕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赵仕孝
杨洪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杨洪友
[J].
中国农业科学,
1986,
(01)
: 33
-
40
[3]
玉米对养分吸收、干物质积累与叶面积发展动态的探讨.[J].铁木尔·吐尔逊;玉素甫·库尔班;涂华玉 ;吴移生.石河子农学院学报.1983, 00
[4]
玉米高产理论与栽培技术.[M].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编;.农业出版社.1992,
[5]
黄淮海玉米高产理论与技术.[M].李伯航;黄舜阶;佟屏亚 主编.学术书刊出版社.1990,
[6]
玉米生理.[M].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编著.农业出版社.1987,
←
1
→
共 6 条
[1]
美国玉米生产及考察后的反思
陈国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陈国平
[J].
作物杂志,
1992,
(02)
: 1
-
4
[2]
夏玉米的高产生育模式及其控制技术
陈国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陈国平
尉德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尉德铭
刘志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刘志文
赵仕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赵仕孝
杨洪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杨洪友
[J].
中国农业科学,
1986,
(01)
: 33
-
40
[3]
玉米对养分吸收、干物质积累与叶面积发展动态的探讨.[J].铁木尔·吐尔逊;玉素甫·库尔班;涂华玉 ;吴移生.石河子农学院学报.1983, 00
[4]
玉米高产理论与栽培技术.[M].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编;.农业出版社.1992,
[5]
黄淮海玉米高产理论与技术.[M].李伯航;黄舜阶;佟屏亚 主编.学术书刊出版社.1990,
[6]
玉米生理.[M].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编著.农业出版社.198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