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两次暴雨期间风廓线雷达观测的低空风场特征

被引:39
作者
周芯玉 [1 ]
廖菲 [1 ,2 ]
孙广凤 [1 ]
机构
[1] 广州市气象台
[2]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暴雨; 低空急流; 垂直风切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P412.25 [雷达探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风廓线雷达高时空分辨率资料,对2012年4月在广州出现两次暴雨期间低空流场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暴雨发生前,动量由高空迅速下传,且不断增强,使得强风速不断下传,导致低空急流的建立及增强,从而使得上下层垂直风切变增大,正涡度环流加强,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很好的动力条件,当伴随有西南暖湿气流输送的水汽条件时,触发了暴雨的产生;(2)低空急流指数I值的脉动与强降水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在每次强降水发生前1~2 h I值都会迅速增大,强降水发生后I值迅速减小;(3)低层风场垂直切变增强以及出现极值的时间与急流下传及出现极值的时间具有较好的时间、空间对应关系,说明正是由于低空急流的下传、增强,导致了风场垂直切变的增强,且局部垂直风切变要比平均垂直风切变大得多。
引用
收藏
页码:526 / 5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两种垂直风廓线反演方法的对比分析 [J].
肖艳姣 ;
万玉发 ;
吴涛 ;
王珏 .
高原气象, 2015, 34 (01) :288-297
[2]   风廓线雷达和地基微波辐射计在冰雹天气监测中的应用 [J].
黄治勇 ;
周志敏 ;
徐桂荣 ;
张文刚 ;
王钰 .
高原气象, 2015, 34 (01) :269-278
[3]   低空急流与山西大暴雨的统计关系及流型配置 [J].
苗爱梅 ;
武捷 ;
赵海英 ;
李苗 .
高原气象 , 2010, (04) :939-946
[4]   福建一次秋季大范围暴雨成因分析 [J].
吴启树 ;
郑颖青 ;
沈新勇 ;
陈珠峰 ;
林金凎 .
气象科学, 2010, 30 (01) :126-131
[5]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一次强降水的中尺度流场 [J].
杨毅 ;
邱崇践 .
高原气象, 2006, (05) :925-931
[6]   网格嵌套技术对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降水过程模拟的影响 [J].
侯瑞钦 ;
程麟生 .
高原气象, 2006, (03) :451-463
[7]   用雷达风廓线产品分析一次暴雨与高低空急流的关系 [J].
张京英 ;
漆梁波 ;
王庆华 .
气象, 2005, (12) :41-45
[8]   登陆我国台风研究概述 [J].
陈玉林 ;
周军 ;
马奋华 .
气象科学, 2005, (03) :319-329
[9]   北京地区夏季边界层急流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J].
孙继松 .
大气科学 , 2005, (03) :445-452
[10]   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低空急流的脉动与暴雨关系 [J].
刘淑媛 ;
郑永光 ;
陶祖钰 .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03) :285-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