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分水岭落叶阔叶林林窗光环境特征及其对绞股蓝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韦朝领
孙启祥
彭镇华
闫大玮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3]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 合肥
[4] 北京
关键词
江淮分水岭; 落叶阔叶林; 林窗; 光环境; 绞股蓝;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3.0149
中图分类号
S718.52 [森林与生物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对江淮分水岭地区落叶阔叶林 (枫香 ,Liquidambarformosana)林窗与林下入射光的总光照强度、不同波段的光照强度和光谱成分的比较分析 ,以及相应生境下绞股蓝 (Gynostemmapentaphyllum)生长特性和总皂甙含量的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林窗入射光全波长的日总光照强度、蓝光 (4 0 0~ 5 10nm)、黄绿光 (5 10~ 6 10nm)、红橙光 (6 10~ 72 0nm)和近红外光 (72 0~ 110 0nm)的光强 ,以及除近红外光以外的其余色光光谱成分均高于林下 ,其中蓝光和红橙光的光照强度及其光谱成分比其它色光明显高于林下 ,且幅度有季节性差异 .在 4、7和 10月份 ,林窗中的蓝光相对光照强度分别高于林下 8.32 %~ 2 8.83%、30 .0 0 %~ 5 79.17%和 6 .70 %~ 88.74 % ,红橙光分别高出 8.72 %~ 2 8.83%、30 .19%~ 5 0 2 .6 9%和 6 .76 %~ 91.5 7% ,蓝光光谱成分分别比林下增加了 5 .76 %、33.14 %和 17.2 9% ,红橙光分别比林下增加了5 .0 4 %、5 3.34%和 10 .2 3% .林窗下的绞股蓝净光合速率、总干物质重和总皂甙含量皆高于林下 ;同时林窗的光环境使干物质向茎分配比例增大 ,且这些差异有明显的季节性 .
引用
收藏
页码:665 / 6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人工针叶林林冠空隙土壤的研究 [J].
耿玉清 ;
单宏臣 ;
谭笑 ;
孙向阳 ;
王登芝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4) :16-19
[2]   热带次生林林窗干热季光照特征初步分析 [J].
张一平 ;
王进欣 ;
刘玉洪 ;
马友鑫 ;
李佑荣 .
广西植物, 2001, (01) :1-8
[3]   西双版纳望天树林干热季不同林窗间的小气候差异 [J].
刘文杰 ;
李庆军 ;
张光明 ;
施济普 ;
白坤甲 ;
王昌命 .
生态学报, 2000, (06) :932-937
[4]   黄山松群落林隙光能效应与黄山松的更新 [J].
吴泽民 ;
黄成林 ;
韦朝领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1) :14-19
[5]   西双版纳人工林林窗光照剖线分布特征 [J].
王进欣 ;
张一平 ;
马友鑫 ;
刘玉洪 ;
李佑荣 ;
段文平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0, (01) :28-31
[6]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形成方式及其特征的研究 [J].
刘静艳 ;
王伯荪 ;
臧润国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4) :2-5
[7]   贡嘎山东坡亚高山针叶林的林窗动态研究 [J].
吴宁 .
植物生态学报, 1999, (03) :37-46
[8]   林隙对草本植物的影响 [J].
张艳华 ;
聂绍荃 ;
王志西 .
植物研究, 1999, (01) :94-99
[9]   林隙(GAP)干扰研究进展 [J].
臧润国 ;
徐化成 .
林业科学, 1998, (01) :92-100
[10]   苍术DNA分离及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 [J].
任冰如 ;
於虹 ;
贺善安 .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