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黄河三角洲海岸的现代特征──黄河三角洲潮滩时空谱系研究Ⅰ

被引:16
作者
崔承琦
施建堂
张庆德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青岛
[2]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 青岛海洋大学!青岛
关键词
古代黄河; 三角洲海岸; 现代海岸特征; 相带; 海岸地貌环境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7.1 [海岸地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冀鲁交界的大口河口向东至顺江沟为蜿蜒 120km的粉沙淤泥质海岸。作者先后于 1987、 1992和2000年对该海岸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并应用80年代至90年代末以来的航空和卫星遥感等资料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公元11~1128年,黄河尾闾在此摆动人海,形成河口滩型海岸。1128年以后,黄河自此迁走,在海洋动力作用下,由河口滩型海岸逐渐演变成为典型的潮滩型海岸。该津段海岸发育了广阔平坦的、相带十分明显的潮滩地带。在潮滩上同时发育了岛链状贝壳堤、残留冲积岛和巨大的多级分叉贯通性的潮水沟网络,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岸地貌环境体系,即黄河三角洲潮滩海岸时空谱系中的古代黄河三角洲海岸。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黄河三角洲潮滩发育时空谱系 [J].
崔承琦,印萍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4, (S3) :51-61
[2]   山东省惠民地区海岸特征及其演变 [J].
施建堂 ;
吕先进 ;
刘强 .
海洋通报, 1990, (06) :51-56
[3]  
山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集[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