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竹引种后地下鞭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22
作者
张卓文
汤景明
熊艳平
曾纪双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林学系!武汉
[2] 湖北省林业科学院!武汉
关键词
雷竹; 食用笋; 鞭侧芽; 竹鞭;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2001.01.019
中图分类号
S795.0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雷竹引种后地下鞭生长发育实地调查结果表明 :雷竹地下鞭生长发育和分布存在空间规律性变化。鞭龄及土层深度对鞭长的影响显著。鞭龄对壮芽数及出笋芽数影响达极显著水平。竹鞭节位第 6~ 2 0节段上出笋最多 ,竹鞭节位对出笋芽数的影响达显著性水平。竹鞭生长方向以顺坡向下的最多。跳鞭露出地面的部分 ,竹鞭直径细小且节密 ,无发笋现象 ,应及时覆土。母竹地径与竹鞭直径 ,及竹眉高直径与竹笋地径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应适当地挖掘鞭梢以促进分岔鞭数目 ,同时竹鞭长度以 1~ 2m为宜。松土、除草、施肥和适宜厚度的覆盖有利于竹鞭的生长和单位面积笋的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毛竹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长发育规律 [J].
陈建华 ;
何正安 ;
汤放文 .
湖南林业科技, 1999, (04) :26-30
[2]   优良笋用竹引种与栽培技术的研究 [J].
吴炳生 ;
谢双喜 ;
令狐克胜 ;
宋建中 ;
孙勇 .
竹子研究汇刊, 1999, (04) :41-45+47
[3]   新造毛竹种源竹鞭生长规律研究 [J].
范辉华 .
竹子研究汇刊, 1999, (03) :25-28
[4]   雷竹各器官生物量模型研究 [J].
金爱武 ;
周国模 ;
马跃 ;
王安国 .
浙江林业科技, 1999, (02) :7-9+66
[5]   雷竹鞭侧芽发育为笋的形态结构观察 [J].
张卓文,胡超宗,金爱武 .
竹子研究汇刊, 1996, (02) :60-66
[6]   雷竹双季丰产高效笋用林的地下结构 [J].
何钧潮,方伟,卢学可,楼金善,李小武 .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5, (03) :247-252
[7]   雷竹地下鞭的系统结构 [J].
胡超宗,金爱武,郑建新 .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4, (03) :264-268
[8]   笋用毛竹丰产林地下竹鞭的调查 [J].
周建夷 ;
胡超宗 ;
杨廉颇 .
竹子研究汇刊, 1985, (01) :57-65
[9]  
竹林培育[M]. 农业出版社 , 南京林产工业学院竹类研究室编著,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