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14
作者
张焱
机构
[1]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二病区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老年性抑郁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4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设计,将137例在我院接受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配到两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71例,帕罗西汀治疗组66例,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评估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疗效分析采用意向性分析法(Intent to Treat Analysis),对中途退出或失访的病例采用末次分析截转法(Last ObservationCarded Forward,I-OCF)处理缺失值。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期间脱落率低于帕罗西汀组(21.1%vs.40.0%,P=0.034)。在治疗8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痊愈10例(19.23%),显著进步11例(21.2%),好转17例(32.7%),无变化14例(26.9%);帕罗西汀组痊愈9例(16.4%),显著进步12例(21.8%),好转21例(38.2%),变化13例(23.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抑郁症状评分改善的时间早于帕罗西汀组,治疗第一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GDS分(13.7±4.5)低于帕罗西汀组(17.3±5.1)(P<0.01);治疗第二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HRSD评分(16.6±3.5)低于帕罗西汀组(24.4±6.1)(P<0.01),且不良反应率低于帕罗西汀组(28.8%vs.47.3%,P<0.05)。结论:与帕罗西汀相比,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患者起效快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6+101 +10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关于新抗抑郁药艾司西酞普兰 [J].
司天梅 ;
舒良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 (01) :68-69
[2]   老年抑郁综合征 [J].
王祖新 .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1998, (03) :48-49
[3]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明园主编, 1993
[4]  
Global mortality, disability,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risk factors: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J] . Christopher JL Murray,Alan D Lopez.The Lancet . 1997 (9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