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幼有所育”何以实现

被引:57
作者
杨菊华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幼有所育; 新时代; 托育; 托育服务; 托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中国历代都有明确的"及幼"、"慈幼"思想和施策。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时代的"幼有所育"应定位如下:家庭始终是婴幼儿最主要的照料主体和中心场域;社会服务是"幼有所育"的必要延伸;围绕家庭需求和"居家育教",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补充、社区依托"的服务机制;托育服务的总量供给和质量保障两手抓。为此,须夯实"幼有所育"的家庭基础;打造"幼有所育"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分类管理,提供精准服务;落实"幼有所育"的公共服务清单;从"幼有所育"出发,推动《儿童养育法》的出台。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母职的经纪人化——教育市场化背景下的母职变迁 [J].
杨可 .
妇女研究论丛, 2018, (02) :79-90
[3]   欧洲家庭政策与生育率变化——兼论中国低生育率陷阱的风险 [J].
吴帆 .
社会学研究, 2016, 31 (01) :49-72+243
[4]   妇女指导委员会与抗战时期的妇女动员 [J].
夏蓉 .
抗日战争研究, 2009, (04) :79-94
[5]  
将“隔代照料”纳入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N].杨菊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6]  
托儿所保育员手册.[M].北京市卫生妇幼处 编.北京出版社.1983,
[7]  
怎样办托儿所幼儿园.[M].薛素珍著;.北京出版社.1983,
[8]  
新中国与托儿所.[M].周君尚编撰;.广协书局.1952,
[9]  
Starting Strong 2017:Key OECD Indicators 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OECD;.http://www. oecd. org/education/starting-strong-2017-9789264276116-en. htm.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