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构造形变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49
作者
赵宗举
朱琰
李大成
俞广
杨树峰
陈汉林
机构
[1] 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2]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构造形变; 原生油气藏; 次生油气藏; 再生烃油气藏; 古生界; 勘探方向; 中国南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中国南方 ,加里东、海西及印支期构造形变主要形成“大隆大坳”构造格局 ,对油气藏主要起建设作用 ;燕山期构造形变对齐岳山断裂以西的四川盆地以外的南方广大地区产生了强烈冲断、褶皱及抬升剥蚀 ,对油气藏主要起破坏作用 ;喜玛拉雅期构造形变波及整个南方 ,控制了现今原生、次生及再生烃油气藏的最终形成及分布。南方下第三系断陷为原生油气藏的有利勘探区 ,苏北及江汉盆地等仍有较大勘探潜力 ;南方中、古生界油气勘探应主要考虑次生油气藏及再生烃油气藏 ,上扬子地区主要考虑次生气藏的勘探 ,中、下扬子地区主要考虑再生烃油气藏的勘探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