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源香椿苗木光合特性比较

被引:4
作者
杨玉珍 [1 ]
贾遂民 [2 ]
彭方仁 [1 ]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2]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香椿; 种源; 光合特征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9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江苏南京、四川广元、湖南洞口、湖北随州、河南西峡、陕西安康等6个种源的香椿1 a生实生苗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光合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光合日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香椿苗木净光合速率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5月下旬至6月下旬光合较弱,缓慢增加,7月下旬达到最高峰,8月下旬出现低谷,9月下旬各种源光合速率又大幅增加,出现次高峰。单叶Pn日变化为不对称的双峰曲线,江苏南京和湖北随州种源最高峰出现在8:00,其他4个种源皆出现在上午10:00,次高峰皆出现在14:00,"午休"现象明显,受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的双重调节。光合特征参数Pn、Tr、Gs、Ci和WUE的种源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不同种源香椿苗木的光合能力及水分利用能力差别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不同种源香椿芽硝酸盐、亚硝酸盐及VC含量变化的研究 [J].
杨玉珍 ;
彭方仁 ;
曹一达 .
食品科学, 2007, (06) :48-51
[2]   干旱胁迫下香椿苗木脯氨酸累积的动态变化 [J].
杨玉珍 ;
郑银锋 ;
彭方仁 .
林业科技开发, 2007, (03) :32-35
[3]   8种阔叶树种叶片气体交换特征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J].
郑淑霞 ;
上官周平 .
生态学报, 2006, (04) :1080-1087
[4]   香椿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前景 [J].
彭方仁 ;
梁有旺 ;
不详 .
林业科技开发 , 2005, (03) :3-6
[5]   香椿幼树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J].
张玉洁 .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4) :432-436
[6]   光合作用“午睡”现象的生态、生理与生化 [J].
许大全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 (06) :5-10
[7]  
Comparative field study of spring and summer leaf gas exchange and photobiology of the Mediterranean trees Quercus ilex and Phillyrea latifolia. Penuelas J, Filella I , Llussia J, et 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