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公共空间的变迁与民众生活秩序的建构——以豫西李村宗族、庙会与乡村基督教的互动为例

被引:28
作者
李华伟
机构
[1] 北京大学宗教学系
关键词
天主教; 交往圈; 罗马公教; 基督教; 信徒; 李村; 基督徒; 观音寺; 民间信仰; 礼拜堂; 教会; 意义系统; 宗教事务局; 农村合作医疗; 宗族; 耶稣; 乡村公共空间;
D O I
10.13370/j.cnki.fs.2008.04.013
中图分类号
B978 [对基督教的分析与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公共空间,主要是从哈贝马斯而来的一个学术概念,而对中国公共空间的研究尚有开拓之余地。公共空间,从内涵上讲,可分为物质的、可见的、有形空间和不可见的、无形的、社会与心理空间。谈论中国的公共空间,必须区分城市与乡村。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101
页数:3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