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猎文本、快感经济与身份政治——小米手机粉丝文化研究

被引:14
作者
费勇 [1 ,2 ]
林铁 [1 ,3 ]
机构
[1] 暨南大学文学院
[2] 广州电视台
[3]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
关键词
粉丝文化; 盗猎者; 快感经济; 符号资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6 [];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为粉丝文化文本的小米,既是时尚消费文化生产线上的宠儿,也是粉丝进行意义盗猎的对象;既从仪式传播的商业路数中造就了文化共同体,也在粉丝自我表演的狂欢中释放了快感;既从社群异托邦的组织中谋求身份认同,也彰显出符号资本和符号权力运作下文化政治的意义。小米手机的粉丝文化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中国当下大众消费文化的样本特征,在意义生产、快感经济、身份政治等层面上显现出极具代表性的研究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大众文化:粉丝、盗猎者、游牧民——德塞都的大众文化审美
    亨利詹金斯
    杨玲
    [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4) : 65 - 69
  • [2] 社会表演学.[M].孙惠柱; 著.商务印书馆.2009,
  • [3] 粉丝文化读本.[M].陶东风; 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4] 作为文化的传播.[M].(美)詹姆斯·W.凯瑞(JamesW.Carey)著;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
  • [5] 做文化研究.[M].(英)保罗·杜盖伊(PaulduGay)等著;霍炜译;.商务印书馆.2003,
  • [6] 时尚的哲学.[M].(德)齐奥尔格·西美尔著;费勇;吴〓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 [7] 理解大众文化.[M].(美)约翰·费斯克(JohnFiske)著;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 [8] 文化的解释.[M].(美)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Geertz)著;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
  • [9] 人:游戏者.[M].(荷)胡伊青加(JohanHuizinga)著;成穷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 [10] 快感:文化与政治.[M].(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Jameson)著;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