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剩余压力分布及油气运聚条件
被引:24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小琦
[
1
]
邓宏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邓宏文
[
1
]
李青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李青斌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任国选
[
1
]
机构
: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2]
中国石油集团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来源
:
新疆石油地质
|
2007年
/ 02期
关键词
: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
剩余压力;
油气运聚;
声波测井;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利用平衡深度法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地层的流体剩余压力分布特征。研究发现,研究区各井下均有剩余压力,其中长7幅度最大,其次为长6和长4+5及长8,剩余压力的分布与已知含油情况分布关系密切,大多数油田在平面上均分布在相应油组剩余压力低值带,纵向上主要分布在异常压力段中的相对低值带,其次为正常压力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力生油层长7油组油气运移及聚集条件,指出安塞和盐池两地区是长2油层聚集区,陇东、白宝、靖边一线以东是长6油层运移富集指向区,而陇东、白宝、靖边一带是长8油层运移富集指向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4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在上三叠统延长组石油聚集中的控制作用
[J].
赵文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赵文智
;
胡素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胡素云
;
汪泽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汪泽成
;
董大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董大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5)
:1
-5
[2]
油气运移研究的有效途径
[J].
陈荷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
陈荷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5,
(02)
:126
-131
[3]
砂泥岩中异常高流体压力的定量计算及其地质应用
[J].
陈荷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西北大学西安,西安
陈荷立
;
罗晓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西北大学西安,西安
罗晓容
.
地质论评,
1988,
(01)
:54
-63
[4]
油气运移[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陈荷立,汤锡元等编译, 1987
←
1
→
共 4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在上三叠统延长组石油聚集中的控制作用
[J].
赵文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赵文智
;
胡素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胡素云
;
汪泽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汪泽成
;
董大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董大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5)
:1
-5
[2]
油气运移研究的有效途径
[J].
陈荷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
陈荷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5,
(02)
:126
-131
[3]
砂泥岩中异常高流体压力的定量计算及其地质应用
[J].
陈荷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西北大学西安,西安
陈荷立
;
罗晓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西北大学西安,西安
罗晓容
.
地质论评,
1988,
(01)
:54
-63
[4]
油气运移[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陈荷立,汤锡元等编译, 198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