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图论和生物能学的景观演变分析方法

被引:3
作者
韩凌云 [1 ]
徐振 [1 ]
阮宏华 [1 ]
瞿晓怡 [1 ]
陈桂娟 [2 ]
冯育青 [2 ]
金裕华 [1 ]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
[2] 苏州市农业委员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水岸带; 景观规划; 苏州;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2.0231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探讨将景观格局分析的结果应用于景观规划与管理实践,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苏州水岸带景观为例,尝试整合景观图论和生物能学理论,形成一种简单、直观且高效的景观演变分析方法,从生态视角评估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为可持续的景观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在ArcGIS支持下,以4期GoogleEarth图像为基础数据,绘制出景观图示;分析节点和连线数量、类型和空间形态的变化以追溯景观的变化历程,阐释图示的生态学含义。结果表明,苏州水岸带景观出现明显的破碎化、自然景观连通性显著降低、细小水系消失以及水岸缓冲带缺乏等问题,对关键生态节点和连线的识别,可以有针对性地保护自然景观元素,平衡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引用
收藏
页码:1597 / 16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结构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动态演变——以常州市为例 [J].
李锋 ;
叶亚平 ;
宋博文 ;
王如松 .
生态学报, 2011, 31 (19) :5623-5631
[2]   北京市土地利用生态分类方法 [J].
唐秀美 ;
陈百明 ;
路庆斌 ;
杨克 ;
宋伟 .
生态学报, 2011, 31 (14) :3902-3909
[3]   基于图论的河道-滩区系统连通性评价方法 [J].
赵进勇 ;
董哲仁 ;
翟正丽 ;
孙东亚 .
水利学报, 2011, 42 (05) :537-543
[4]   海南岛天然林生态系统不同人类胁迫图论分析 [J].
黄宝荣 ;
欧阳志云 ;
张慧智 ;
郑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1) :154-161
[5]   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现状、困境与未来 [J].
陈利顶 ;
刘洋 ;
吕一河 ;
冯晓明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2008, (11) :5521-5531
[6]   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 [J].
谢高地 ;
甄霖 ;
鲁春霞 ;
肖玉 ;
陈操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5) :911-919
[7]   基于景观指数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以台湾宜兰利泽简湿地为例 [J].
林孟龙 ;
曹宇 ;
王鑫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1) :139-143
[8]   上海浦东新区城市化过程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J].
王玉洁 ;
李俊祥 ;
吴健平 ;
宋永昌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1) :36-40
[9]   国内外河岸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J].
岳隽 ;
王仰麟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5) :35-42
[10]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J].
万荣荣 ;
杨桂山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3) :47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