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层次:优化特大型城市的风险复合治理结构

被引:10
作者
黄晓春
机构
[1] 上海大学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复合治理; 职责同构; 风险治理; 政府组织模式; 特大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正>随着全球化、市场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特大型城市社会风险的超常规集聚已成为难以避免的时代趋势。在此情境下如何优化特大型城市的治理模式以有效应对"风险社会",就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过去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已就此形成一个基本理论共识,即必须形成多元参与的"复合治理结构"以进行有效的风险治理。然而,这一理论判断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于宏观和抽象层次,缺乏进一步的中观层次的理论演绎,这也意味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行政发包制 [J].
周黎安 .
社会, 2014, 34 (06) :1-38
[2]   非协同治理与策略性应对——社会组织自主性研究的一个理论框架 [J].
黄晓春 ;
嵇欣 .
社会学研究, 2014, 29 (06) :98-123+244
[3]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J].
渠敬东 ;
周飞舟 ;
应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04-127+207
[4]   从财富分配到风险分配:中国社会结构重组的一种新路径 [J].
李友梅 .
社会, 2008, (06) :1-14+223
[5]   全球化境域中的风险社会 [J].
冯志宏 .
学术论坛, 2008, (02) :11-15
[6]   行政吸纳社会——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再研究 [J].
康晓光 ;
韩恒 .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7, (02) :116-128
[7]   “职责同构”批判 [J].
朱光磊 ;
张志红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1) :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