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红壤及其矿物表面对重金属离子的专性吸附研究

被引:31
作者
陆雅海,黄昌勇,袁可能,朱祖祥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土化系,浙江农业大学土化系
关键词
专性吸附,三层络合模式,重金属阳离子,可变电荷表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3 [土壤胶体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Cu ̄(2+)、Zn ̄(2+)、Co ̄(2+)、Ni ̄(2+)和Cd ̄(2+)在砖红壤、针铁矿、无定形氧化铝和高岭石表面上的专性吸附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pH是影响重金属离子吸附过程的最重要因素,而表面带电性质对吸附过程的影响不大。砖红壤表面的吸附顺序是Cu ̄(2+)>Zn ̄(2+)>Co ̄(2+)>Ni ̄(2+)≥Cd ̄(2+);针铁矿表面的吸附顺序是Cu ̄(2+)>Zn ̄(2+)>Cd ̄(2+)>Ni ̄(2+)>Co ̄(2+);而无定形氧化铝和高岭石表面的吸附顺序是Cu ̄(2+)>Zn ̄(2+)>Ni ̄(2+)>Co ̄(2+)≥Cd ̄(2+)。重金属离子在四种材料上的吸附过程符合三层络合模式:(式中S为表面;M为重金属离子;K_M(int)是本征络合常数;Q_M是表观络合常数;exp为指数函数;e为电子电荷;ψ_0为表面电位;ψ_β为Stern层电位,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用吸附数据求得的-LogQ_M与σ_0(表面电荷密度)之间呈极显著直线相关(α=0.01)。模型参数K_M(int)和内层电容θ_1可用来表征表面与M ̄(2+)吸附亲和大的大小。在本文所测试的五种离子中,Cu ̄(2+)与表面
引用
收藏
页码:370 / 376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