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压绿肥后不同施肥方法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30
作者
徐昌旭 [1 ]
谢志坚 [1 ]
曹卫东 [2 ]
许政良 [3 ]
苏全平 [1 ]
李水荣 [3 ]
王云 [4 ]
秦文婧 [1 ]
机构
[1]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3] 江西省丰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水稻; 紫云英; 施肥方法; 养分吸收;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翻压等量紫云英后不同施肥方法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翻压紫云英22 500 kg/hm2后配施80%化肥,与习惯施肥方法相比,其他施肥方法均有利于提高早稻茎秆中氮、磷含量,分别平均增加1.0%~13.7%、6.5%~26.2%,却降低水稻籽粒中钾含量6.0%~23.0%。底肥:分蘖肥:穗肥=0:7:3降低早稻籽粒中磷含量,但是增加早稻茎秆和晚稻籽粒中钾素含量。不施底肥,分蘖肥:穗肥=5:5提高晚稻籽粒中氮素含量,而全部用作分蘖肥施用时显著增加晚稻籽粒中磷素含量;配施60%化肥,其他施肥方法分别平均增加早稻籽粒中氮、钾含量24.6%~34.6%、8.8%~15.7%和晚稻茎秆中磷含量5.2%~60.9%,但是降低早稻茎秆中磷含量10.7%~44.3%,不施底肥降低早稻茎秆中氮含量2.4%~47.4%。配施60%~80%化肥,与习惯施肥方法相比,底肥:分蘖肥:穗肥=0:7:3更有利于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化肥与紫云英不同配比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徐昌旭
    谢志坚
    彭春瑞
    王美清
    [J].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 (11) : 119 - 121+124
  • [2] 控氮节磷施肥对鄱阳湖区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徐昌旭
    彭春瑞
    叶宗国
    陈先茂
    刘卫东
    苏全平
    [J]. 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S1) (S1) : 53 - 56
  • [3] 不同施肥制度对作物产量及肥料贡献率的影响
    宇万太
    姜子绍
    周桦
    马强
    沈善敏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6) : 54 - 58
  • [4] 种植紫云英对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刘英
    王允青
    张祥明
    代道宇
    郑万荭
    彭浩
    [J].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01) : 98 - 99+189
  • [5] 施用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黄国勤
    王兴祥
    钱海燕
    张桃林
    赵其国
    [J]. 生态环境, 2004, (04) : 656 - 660
  • [6] Recent Trend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Nitrogen Fertilization in Intensive Agriculture in Eastern China[J]. M.ROELCKE,K.H.SCHLEEF,J.RICHTER.Pedosphere. 2004(04)
  • [7] 水稻的氮磷钾养分吸收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邹长明
    秦道珠
    徐明岗
    申华平
    王伯仁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4) : 6 - 10
  • [8] 限制化肥使用量与改善环境污染的措施[J]. 汪源.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1999(03)
  • [9] 限制化肥使用量与改善环境污染的措施[J]. 汪源.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1999 (03)
  • [10] 紫云英对水稻土理化性状的影响
    王居里
    余一江
    [J]. 安徽农学通报, 1997, (04) : 54 -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