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市民社会与国家:从政治解放到社会解放——马克思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探析

被引:13
作者
仰海峰
机构
[1]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
关键词
国家; 市民社会; 资本逻辑; 自由人联合体;
D O I
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05.02.006
中图分类号
B03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 ,对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论分析视角。从黑格尔的国家理性转向市民社会批判 ,这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变革中的重要一环 ,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对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析不再重视。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中 ,以资本逻辑为基础 ,马克思揭示了现代市民社会与现代国家同资本逻辑的内在同构关系 ,指出只有以资本逻辑为基础才能真正地揭示现代市民社会与国家的本质规定。要真正地颠覆现代市民社会与国家 ,就必须从政治解放转向社会解放 ,以“自由人联合体”实现对资本主义市民社会与国家的超越。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 [J].
郁建兴 .
社会学研究, 2002, (01) :31-39
[2]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 [J].
俞可平 .
中国社会科学, 1993, (04) :59-74
[3]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科学视界 [J].
仰海峰 .
哲学研究, 1997, (08) :4-9
[4]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
[5]  
资本论.[M].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
[6]  
国家与革命.[M].(苏)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64,
[7]  
法兰西内战.[M].[德]马克思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64,
[8]  
法哲学原理.[M].(德)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