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南部构造煤纳米级孔隙结构演化特征及作用机理

被引:81
作者
琚宜文
姜波
侯泉林
王桂梁
方爱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构造煤; 纳米级孔隙结构; 连通性; 煤大分子结构; 构造应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构造煤是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煤体发生变形或破坏的一类煤,在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皆有分布。构造变形不同程度的改变着煤的大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而且也影响到构造煤的纳米级孔隙结构(<10 0 nm ) ,它是煤层气的主要吸附空间。通过构造煤显微组分和镜质组油浸最大反射率的测定,采用液氮吸附法对不同变质变形环境、不同变形系列构造煤的纳米级孔隙分类、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结合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对大分子结构和孔隙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构造煤纳米级孔径结构自然分类,可将孔径结构划分为过渡孔(15~10 0 nm )、微孔(5~15 nm )、亚微孔(2 .5~5 nm )和极微孔(<2 .5 nm ) 4类。低煤级变形变质环境中随着构造变形的增强,不同类型构造煤过渡孔孔容明显降低,微孔及其下孔径段孔容明显增多,可见亚微孔和极微孔,过渡孔的比表面积大幅度降低,而亚微孔的却增加得较快。从脆韧性变形煤至韧性变形煤,总孔体积、累积比表面积、N2 吸附量随着构造变形的增强,这些结构参数均迅速增加,但中值半径进一步下降。非均质结构煤孔隙参数与弱脆性变形煤相当。中、高煤级变形变质环境形成的各种类型构造煤与低煤级变质变形环境相比,孔隙参数的变化基本一致。但不同类型构造煤的变化又有所区别
引用
收藏
页码:269 / 285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浅层次脆性变形域中煤层韧性剪切带微观分析
    琚宜文
    王桂梁
    姜波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7) : 626 - 635
  • [2] 海孜煤矿构造变形及其对煤厚变化的控制作用
    琚宜文
    王桂梁
    胡超
    [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2, (04) : 47 - 52
  • [3] 淮北宿临矿区构造特征及演化
    琚宜文
    王桂梁
    [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 286 - 289
  • [4] 煤的比表面积 孔体积及其对煤吸附能力的影响
    钟玲文
    张慧
    员争荣
    雷崇利
    [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2, (03) : 26 - 29
  • [5] 构造变形对煤化作用进程的影响——以大别造山带北麓地区石炭纪含煤岩系为例
    曹代勇
    张守仁
    任德贻
    [J]. 地质论评, 2002, (03) : 313 - 317+338
  • [6] 煤层流变及其与煤矿瓦斯突出的关系——以淮北海孜煤矿为例
    琚宜文
    王桂梁
    [J]. 地质论评, 2002, (01) : 96 - 105+114
  • [7] 淮北地区煤储层物性及煤层气勘探前景
    姜波
    秦勇
    范炳恒
    傅雪海
    桑树勋
    胡超
    不详
    [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1, (05) : 11 - 15
  • [8] 淮南地区煤层气地质研究与勘探开发潜势
    桑树勋
    秦勇
    姜波
    范炳恒
    徐磊
    张华
    [J]. 天然气工业, 2001, (05) : 19 - 22+11
  • [9] 徐州—宿州弧形双冲—叠瓦扇逆冲断层系统
    王桂梁
    姜波
    曹代勇
    邹海
    金维浚
    [J]. 地质学报, 1998, (03) : 228 - 236
  • [10] 淮南谢一矿煤的孔隙性研究
    姚多喜
    吕劲
    [J]. 中国煤田地质, 1996, (04) : 31 - 3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