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瓷器出现时期的研究

被引:42
作者
李家治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关键词
标本; 瓷胎; 显微结构; 青釉; 化学组成; 化学成分; 越窑青釉瓷; 烧成温度;
D O I
10.14062/j.issn.0454-5648.1978.03.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在总结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又研究了一些有价值的陶瓷标本。所得结果又一次充实和论证了作者所总结的陶瓷工艺发展中的三个重大突破——原料的选择和精制,炉窑的改进和烧成温度的提高,釉的发现和使用——以及从陶到瓷的三个阶段——陶器,原始瓷器(过渡阶段),瓷器。 结合浙江上虞地区最近发掘所得东汉及西晋几个瓷器标本的研究,指出这些瓷片已达到近代瓷器的标准,因而我国在公元一到二世纪即已出现瓷器,最先烧造瓷器是在浙江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90 / 198+232 +232-23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我国古代陶器和瓷器工艺发展过程的研究 [J].
李家治 .
考古, 1978, (03) :179-188
[2]   龙泉青瓷釉的研究 [J].
李国桢 ;
叶宏明 .
硅酸盐学报, 1964, (01) :1-13+65
[3]   景德镇历代瓷器胎、釉和烧制工艺的研究 [J].
周仁 ;
李家治 .
硅酸盐, 1960, (02) :49-6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