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清除羟自由基的构效关系(英文)

被引:26
作者
陈季武
朱振勤
胡天喜
朱大元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3] 上海
[4] 上海
[5] 中国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羟自由基; 构效关系; 化学发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14 [药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100701 ;
摘要
目的:研究12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清除羟自由基(OH)的构效关系.方法:使用产生并能灵敏检测OH的抗坏血酸-CuSO4-酵母-H2O2 的化学发光体系.结果:槲皮素、泽漆新苷、金丝桃苷、山奈素、黄芩苷、补骨脂甲素、石吊兰素、映山红素、补骨脂乙素和染料术素能有效地清除OH,抑制体系化学发光,它们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95%可信限)分别是:12.1(9.9-14.5)g/L,15.8(14.0-19.2)g/L,19.5(16.8-27.4)g/L,20.1(13.6-29.0)g/L,34.6(28.4-43.4)g/L,66.8(63.2-74.4)g/L,187(14-235)g/L,211(165-284)g/L,262 (190-346)g/L和708(498-994)g/L,而川陈和补甲-Ac则无效.结论:(1)黄酮类酚羟基是清除OH的主要活性基团;(2)B环上羟基和A环上羟基都是清除OH的重要活性基团;(3)位于A环和/或B环上的邻二羟基能大大提高相应环的清除OH活性;(4)对槲皮素、泽漆新苷、金丝桃苷、黄芩苷、石 吊兰素和映山红素的IC50值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B环3’,4’位上的羟基具有高清除OH活性;它们的B环上羟基清除活性高于A环上羟基;它们的C环3位上的羟基或糖苷与清除OH的能力也有相关性;(5)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也影响其清除OH活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Theoretical elucidation of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flavonoid antioxidants [J].
Zhang, HY .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CHEMISTRY, 1999, 42 (01) :1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