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现代汉语社交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印记
被引:40
作者
:
陈月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宁波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陈月明
机构
:
[1]
宁波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来源
:
汉语学习
|
1992年
/ 02期
关键词
:
称谓词;
文化印记;
封建社会;
封建制社会;
社交称谓;
小姐;
语用规则;
太子;
称呼;
组合规则;
人物语言;
郭槐;
现代汉语;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现代汉语与许多语言一样,社交称谓几乎是成人们的专利,除“小朋友”一语外,似乎没有别的用于儿童、幼儿的称谓了。我们这里将撇下“小朋友”,专谈成人的社交称谓。 亲属称谓用于社交活动,如“叔叔”“张阿姨”等,虽带有一些社交特征,如带上姓,我们这里也不讨论。 现代汉语中专门的社交称谓词语不多,如“同志”“师傅”“老师”“先生”“女士”“小姐”等,用作或用于社交称谓的却不止这一些,还有“老”、“小”、姓名、职务、职称等,如“老张”、“小李”、“李处长”、“张工程师”、“老张同志”、“李明先生”等。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