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同伴教育近期效果的评价

被引:12
作者
赵存喜 [1 ]
文育锋 [2 ]
叶冬青 [1 ]
金岳龙 [2 ]
李永锋 [3 ]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 皖南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3] 濉溪县岳集防疫所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接触者追踪; 干预性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目的评价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开展艾滋病同伴教育的近期效果,为寻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安徽省濉溪县某乡镇外出务工人员408人进行艾滋病同伴教育,通过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评价艾滋病同伴教育的干预效果。结果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来源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宣传画、报刊杂志等途径。干预前外出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66.3%,干预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15,P<0.001)。除艾滋病人或感染者怀孕能传染给婴儿回答正确率外,其他问题回答正确率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除是否愿意与AIDS/HIV共用劳动工具和你孩子的同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是否转校外,其他对AIDS/HIV的态度和行为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干预后拒绝婚前性行为的比例高于干预前(χ2=8.60,P=0.0351)。结论同伴教育适用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近期效果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在大学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探讨 [J].
李红娇 ;
林静 .
中国校医, 2007, (04) :471-472
[2]   农民工HIV/AIDS防制知识、高危行为和感染率调查 [J].
丁贤彬 ;
张维 ;
卢戎戎 ;
郑建琼 ;
曾艺 ;
戴敏 ;
王豫林 .
疾病控制杂志, 2007, (02) :203-205
[3]   农村艾滋病流行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分析 [J].
金岳龙 ;
姚应水 ;
文育锋 ;
艾东 ;
芮光来 ;
李怀斌 ;
孙益辉 ;
赵桂梅 .
疾病控制杂志 , 2007, (01) :51-54
[4]   我国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现状 [J].
胡连鑫 ;
陈燕燕 .
现代预防医学, 2007, (01) :96-98
[5]   对艾滋病歧视与偏见的研究 [J].
郭欣 ;
程怡民 ;
李颖 ;
黄娜 ;
武俊青 ;
汝小美 .
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3) :3300-3303
[6]   山西省某既往有偿献血地区村民艾滋病歧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J].
施小明 ;
高建华 ;
乔晓春 ;
杨忠民 ;
郑锡文 ;
汪宁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10) :917-918
[7]   我国农村地区艾滋病流行因素及健康教育策略 [J].
田晓波 ;
庞琳 ;
吴尊友 .
中国健康教育, 2006, (05) :384-386
[8]   不同特征未婚流动人口性相关行为的发生状况 [J].
楼超华 ;
沈燕 ;
高尔生 ;
涂晓雯 .
生殖与避孕, 2005, (12) :738-744+769
[9]   桥梁人群在艾滋病病毒传播中的作用 [J].
汤后林 ;
吕繁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