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公共性生产视角下的农民互助优化

被引:13
作者
吴春梅 [1 ]
陈思羽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政治与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互助; 农民互助; 公共性生产; 结构功能; 价值整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转型中的农民互助依然面临互助碎片化的转型之困和互助精神弱化的存续之困,且往往与村庄公共性消解下的集体行动困境相伴随,亟待在传统与现代的契合中寻求破解之道。农民互助是村庄公共性生产落地的道德体现,村庄公共性生产是农民互助优化的必要前提,两者之间的互构表征着农民群体的组织力、聚合力和向心力水平。因此,要借助个体化与组织化并进来推进农民互助的结构功能优化,在抱团取暖和抱团发展中趋近共赢共富的理想境界;要依托公私协力来推进农民互助的价值整合优化,在家常伦理和家国伦理中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彰显互助的中国底色和制度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习近平.外文出版社.2020,
[2]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3]  
互助论.[M].克鲁泡特金.商务印书馆.2017,
[4]  
为了人的共生共在.[M].张康之.人民出版社.2015,
[5]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M].阎云翔;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6]  
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著;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
[7]  
共同体.[M].(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8]  
共同体与社会.[M].(德)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Tonnies)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9]  
生育制度.[M].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   村庄公共性建设 [J].
吴春梅 ;
梅欢欢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6) :114-12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