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风险投资与上市公司IPO业绩变脸

被引:10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彭圆圆
机构
[1]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风险投资; 认证监督假说; 逐名理论假说; 内部控制; IPO业绩变脸;
D O I
10.13676/j.cnki.cn36-1224/f.2017.04.004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以2008—2014年中小板和2009—2014年创业板IPO公司为样本,秉承风险投资的经典治理假说,考察风险投资治理对IPO公司业绩变脸的影响及内部控制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普遍存在业绩变脸现象,而且参与比例越高,业绩变脸程度越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可以弱化风险投资对企业IPO后业绩变脸现象的负面影响,且参与程度越高(风投持股比例越大、参与董事会治理)的公司,抑制作用越明显。研究表明,我国风险投资制度体系发展尚未成熟,风险投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逐名动机",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风险投资制度体系,强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真正实现风险投资的认证监督与创造价值增值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风险投资、创新能力与公司IPO的市场表现 [J].
张学勇 ;
张叶青 .
经济研究, 2016, 51 (10) :112-125
[2]   风险投资和创业企业总是完美一对吗 [J].
刘冰 ;
罗超亮 ;
符正平 .
南开管理评论, 2016, 19 (01) :179-192
[3]   风险投资“逐名”动机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J].
蔡宁 .
会计研究, 2015, (05) :20-27+94
[4]   VC真在努力甄选和培育优质创业型企业吗?——基于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 [J].
杨其静 ;
程商政 ;
朱玉 .
金融研究, 2015, (04) :192-206
[5]   创业板公司上市后为何业绩变脸? [J].
逯东 ;
万丽梅 ;
杨丹 .
经济研究, 2015, 50 (02) :132-144
[6]   风险投资和IPO公司董事会治理——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的分析 [J].
袁蓉丽 ;
文雯 ;
汪利 .
中国软科学, 2014, (05) :118-128
[7]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市场评价与盈余信息含量 [J].
余海宗 ;
丁璐 ;
谢璇 ;
吴艳玲 .
审计研究, 2013, (05) :87-95
[8]   内部控制质量、盈余持续性与公司价值 [J].
肖华 ;
张国清 .
会计研究, 2013, (05) :73-80+96
[9]   风险投资参与对创业板企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J].
李玉华 ;
葛翔宇 .
当代财经, 2013, (01) :75-84
[10]   创业板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化及风险投资的影响 [J].
梁建敏 ;
吴江 .
证券市场导报, 2012, (04) :64-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