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黄牛的分类地位与染色体G带核型研究

被引:6
作者
龚荣慈
张成忠
冯蜀举
徐亚欧
冯保华
袁季广
郭云鹤
机构
[1] 西南民族学院
[2] 四川省畜牧局
[3] 四川省畜牧局 成都
[4] 成都
[5] 成都
关键词
四川黄牛; G带核型; 瘤牛种; 普通牛种; Y染色体; 臂间倒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进一步研究四川黄牛的遗传特性及分类地位,本文以瘤牛(印度辛地红牛,我国海南牛)和普通牛(西门塔尔牛、成都黑白花牛)为对照,采用GTG技术进行四川黄牛G带核型研究。结果表明,四川黄牛G带核型与瘤牛相似,与普通牛不同。主要表现在Y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顺序上,四川黄牛和瘤牛Y=AG带带型:近端区至少2条暗带,远端为较宽明带,末端为狭窄暗带。普通牛Y=SM,长臂至少2条暗带、短臂为较宽明带,末端狭窄暗带,短臂G带分布与前两种牛长臂远端一致,可能是臂间倒位的结果。G带研究支持前文认为四川黄牛分类应属Bos indicus的研究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93+2 +9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四川西部黄牛的染色体核型与分类初探 [J].
龚荣慈 ;
张诚忠 ;
冯蜀举 ;
徐小波 ;
苏兴茂 ;
李文勇 ;
李雅玲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畜牧兽医版), 1987, (04)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