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差异、城市生活能力与劳动力转移——一个基于中国背景的分析框架

被引:13
作者
唐茂华
机构
[1]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工资差异; 非人力财富; 城市生活能力; 劳动力转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传统理论从工资收入差异角度阐释了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但对我国特殊的“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本文基于对中国劳动力转移现实背景的抽象描述,认为决定劳动力能否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永久性转移的关键在于劳动力的转移能力———城市生活能力。我国“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转移制度约束,而是不变制度工资、家庭决策和非人力财富匮乏导致劳动力缺乏城市生活能力。“两栖”劳动力转移的长远意义在于为下一代的永久性转移积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财富。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实现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市民化,保障他们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改革农村教育制度,使之向务实有效方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
    蔡昉
    都阳
    王美艳
    [J]. 经济研究, 2001, (12) : 41 - 49+91
  • [2] 区域经济学.[M].郝寿义;安虎森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 [3] 发展经济学教程.[M].张培刚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 [4] 发展经济学.[M].谭崇台主编;.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 [5] 弗里德曼文萃.[M].(美)弗里德曼著;高榕;范恒山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