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磷块岩结构类型、成因及成矿阶段

被引:16
作者
刘魁梧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磷块岩; 结构类型; 泥晶; 鲕粒; 磷质岩; 矿石; 鲕石; 粒屑; 胶结物; 化学岩; 碳酸盐岩; 成矿阶段;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85.01.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磷块岩的岩石类型和成矿阶段划分是磷块岩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早在50年代后期,叶连俊等人就对磷块岩及其分类进行过研究,随着沉积学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碳酸盐岩研究的进展,磷块岩岩石学研究也有了一些新的突破。磷块岩分类从矿体形态(层状、透镜状、结核状)、大地构造(地台型、地槽型)等分类走向了结构成因分类。在这方面,工作较多,较系统的有美国的S.R.Riggs和法国的M.S1ansky。我国的孙枢、陈其英、赵东旭及孟祥化、周茂基、东野等人也先后对磷块岩的结构成因类型进行过研究。这些研究给磷块岩的分类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41+140 +140-14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贵州晚震旦世陡山沱期磷块岩的矿石结构及其地质意义 [J].
周茂基 ;
盛章琪 .
地质学报, 1982, (01) :81-90+96
[2]   海相磷块岩的成因与分类 [J].
东野 .
化工地质, 1980, (02) :33-56
[3]   寒武纪最早期(Tommotian)一种可能的粪化石 [J].
陈孟莪 ;
陈忆元 .
地质科学, 1980, (04) :406-407
[4]   川西磷酸岩 [J].
孙枢 ;
陈其英 ;
陈开会 .
地质科学, 1973, (03) :19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