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论河口体系及其自动调整作用——以华南河流为例
被引:27
作者
:
李春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
李春初
机构
:
[1]
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
来源
:
地理学报
|
1997年
/ 04期
关键词
:
河口范围与分段;
河口类型;
河口体系自动调整作用;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343.5 [河口、三角洲];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对河口的若干重要认识和概念问题进行讨论。其中包括河口的范围与分段,河口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河口体系的功能及其为适应河流向海洋过渡或海洋向河流过渡体系内部自动调整作用的特点等。最后在分析河流优势型、潮汐优势型和波浪优势型等3大河口类型体系自动调整作用的基础上,对它们的主要地貌特征形成的机制进行了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潮汐汊道研究的进展
张忍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
张忍顺
[J].
海洋通报,
1984,
(02)
: 89
-
96
[2]
潮汐作用为主的河口三角洲特征
李春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理系
李春初
[J].
海洋科学,
1982,
(01)
: 39
-
43
[3]
河床演变学[M]. 科学出版社 , 钱宁等 著, 1987
[4]
中国地理学会一九七七年地貌学术讨论会文集[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 编辑, 1981
[5]
普通水文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南京大学地理系, 1978
[6]
河口演变过程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苏)萨莫依洛夫著, 1958
←
1
→
共 6 条
[1]
潮汐汊道研究的进展
张忍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
张忍顺
[J].
海洋通报,
1984,
(02)
: 89
-
96
[2]
潮汐作用为主的河口三角洲特征
李春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理系
李春初
[J].
海洋科学,
1982,
(01)
: 39
-
43
[3]
河床演变学[M]. 科学出版社 , 钱宁等 著, 1987
[4]
中国地理学会一九七七年地貌学术讨论会文集[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 编辑, 1981
[5]
普通水文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南京大学地理系, 1978
[6]
河口演变过程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苏)萨莫依洛夫著, 195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