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观赏竹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22
作者:

郑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郑维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耀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林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机构:
[1]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3] 浙江林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观赏竹种;
叶绿素荧光;
刚竹属;
箣竹属;
D O I:
10.13324/j.cnki.jfcf.2008.02.011
中图分类号:
S795 [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研究比较了刚竹属等22个观赏竹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观赏竹种不同属间、种间的光系统II(PSII)功能具有差异,竹种间叶绿素荧光参数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1)刚竹属的高节竹、红哺鸡竹、斑竹、金镶玉竹、黄秆乌哺鸡、绿皮黄筋的Fv、Fm、Fv/Fm、Fv/F0、ΦPSⅡ、qP等值高于其它7个竹种,qN值相对较低,即前6个竹种具有较好的光合生理功能;(2)刚竹属竹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除qN值外,其它参数均值高于箣竹属竹种,而属内竹种的各项参数差异小于属间差异,箣竹属、牡竹属的qN值较低,表现竹种光合机构有着良好的自我保护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银杏不同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4) : 43 - 46贺立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贺立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中心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植物抗性生理研究中的应用[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7) : 120 - 123郭春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教育学院 福建教育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园艺观赏竹类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 竹子研究汇刊, 2006, (02) : 53 - 59高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林学院竹藤研究所阳雄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林学院竹藤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三种观赏竹抗旱生理指标的研究及其综合评价[J]. 竹子研究汇刊, 2006, (02) : 7 - 9林树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丁雨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
- [5] 美国山核桃无性系叶绿素的荧光特性[J].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6, (02) : 13 - 16+27吕芳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徐德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宿州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观赏竹定向培育关键技术[J]. 中国林副特产, 2006, (01) : 21 - 23何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浙江省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饶显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教育局教研室 浙江省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7] 江苏主要观赏竹种的形态特征及其园林配置Ⅰ.刚竹属[J]. 江苏林业科技, 2005, (03) : 13 - 17+57卢义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汤庚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倪竞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8] 不同蒙古栎种源的叶绿素荧光特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3) : 20 - 2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邹学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杨传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不同冬小麦品种(系)叶绿素荧光差异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05, (03) : 57 - 62陈四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孙振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5种红山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J]. 经济林研究 , 2003, (04) : 4 - 7吕芳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南林学院徐德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南林学院侯红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南林学院刘云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南林学院郑良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南林学院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南林学院